返回/Back

 
  市场·艺术·流行音乐  
 

作者 :莫迪利阿尼
2005-
10-15

 
 
毫无疑问,眼下是一个商品社会。“艺术”也不例外地与“市场”有密切关联。典型代表如流行音乐:既有“音乐”的形式与内涵,更有针对市场的定位、制作、营销等等外延。
其实,如果追溯音乐史,就会发现,早在亨德尔时代,“音乐人”就与“主顾”、“东家”有密切合作:“东家”出资金设备,“音乐人”创作曲目,最终,作品以音乐会等形式与大众见面。只不过那时投资艺术的多半是贵族或富豪,对音乐会能带来多少门票收入之类的问题并不十分在意。
时代早已变迁,再没有那么多赫赫扬扬的贵族大户,音乐,也从贵族厅堂而“飞入寻常百姓家”,市场运营,成为音乐制作,尤其是“流行音乐”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由此种种,便可以引发很多耐人寻味的话题。

通俗·高雅·市场定位

艺术现象纷繁复杂,将其“分类”的话,依据不同标准可以划分出很多类别。“通俗艺术”与“高雅艺术”之别,就是分类法的一种。
以音乐为例,“通俗音乐”主要指旋律简洁单纯、内涵浅显易懂、接受难度较小,因而受众广泛的作品;“高雅音乐”则显得旋律复杂多变、内涵严肃深邃,所以对听众也有较高的要求,接受起来难度较大,相对来讲,听众人数较少。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从唱片公司的立场出发,为了获取最大利润,就要尽可能地开拓最广大的市场,因此,在音乐特质的选择问题上,更侧重“迎合大众”而不是“挑战大众”是肯定的。
但是,“通俗音乐”像一把双刃剑,使用不当,会有很多负面效应。
因为通俗音乐简单易懂、琅琅上口,听众不必费神耗力便能得到听觉的享受——但这种享受是“静态”的。就像一个人跳高,本来有跳过一米五的能力,给他搭一部一米三的跳杆,自然可以轻松跃过,堪称享受。然而以长远眼光看,这对提升人的水平毫无作用,甚至还会引起退化,若一个运动员总是这样训练,早晚会丧失跳高的能力。
假如将这种效应投射在流行音乐领域,就是随着时间推移,听众的品味水准不断下降,唱片公司为了盈利,又推出越来越浅薄的制品,如此这般恶性循环,极端的后果就是大众丧失对音乐欣赏的需求,“听众”不复存在,而唱片公司也势必灭亡。
在这个社会里,唱片公司,特别是大公司,掌握了巨大的音乐资源并且直接从中获利,如果有足够长远的眼光,讲究“可持续发展”的话,那么唱片公司们有必要也有能力承担起这样一个义务:引导、提升大众的音乐鉴赏水平。
“提升”与“流行”并不矛盾,前面所说的“通俗”、“高雅”之别也只是相对划分,不是泾渭分明的两极。通俗音乐中,不见得没有严肃的题材、深邃的意境;高雅音乐,也不排斥华丽的舞台、炫目的灯光、美貌的歌手等“流行元素”。换言之,有相当一部分作品,介于二者之间。
细观市场反应,这样的艺术往往不但能够走红,更有持久的魅力。那些在乐坛十几年乃至几十年长盛不衰的歌手与作品,多半属于此类。

唱片公司的眼光

从某种程度上,唱片公司与旗下歌手的关系就像厂家与产品。通过产品,消费者可以窥到厂家的生产理念,通过歌手的面貌,听众也可以推测唱片公司的经营眼光。
以环球、SONY公司近年来推出的T.A.T.U 、NU Virgos 、Smash!!等组合为例:他们无一例外都选择过英语演唱,而在一个亚洲国家的观众眼里,几乎可以忽略他们的国籍,把他们的音乐风格归入泛泛的“欧美流行音乐”那一类。中文网络上经常见到无视NU Virgos的乌克兰人身份而把她们归入“俄罗斯音乐组合”里——也许不能算冤枉人——就像很多人听到Celine Dion的第一反应,不是加拿大而是美国一样。
结合历史看现实,这种状况可以理解:一个闭目塞听、道路以目的社会刚刚开放的时候,所受到的冲击,无疑相当深刻而复杂——尤其是在全球一体化越来越明显的当今世界——更何况,这个社会里的人还经历了几十年的洗脑,被灌输“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帝国主义国家”等论调,长期处于感觉良好的自高自大之中。
当他们发现,原来“水深火热”的国家,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与高度发达的文明,而自己已经被远远甩在后面,头脑发昏、不由自主地跟着走,甚至在某个方向上片面发展,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具体看这些组合或歌手,可以发现有如下特点:外型包装上,走时尚、性感的路线;音乐上,采用POP曲调,歌词内容被爱情题材占了大多数,还有一些歌曲侧重表达内心喜怒哀乐感受,称得上“严肃”的题目寥寥无几;这样的歌手也不拒绝炒作与绯闻,T.A.T.U组合里的Julia Volkova,年仅20岁便成为未婚母亲,而且孩子的父亲还是有妇之夫。这样的消息放在任何一个“开放”的国家,也足够震撼,笔者孤陋寡闻,之前只闻言日本歌星安室奈美惠20岁时未婚先孕,随后便闪电嫁人,草草退出歌坛了事。两相对照,“Julia生产完后将继续录制她们的新专辑”的决定,更不由得令人感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然而,还要注意的是,所有这些背后的唱片公司。
世界几大唱片公司都不在长期闭关锁国乍然开放的国度,因此,它们的眼光与举措,更能代表所谓“国际潮流”——也就是某些掌握巨额资源势力,在“流行音乐”这一问题上的选择。他们的决策,籍由雄厚的经济基础,在社会上造成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还以NU Virgos为例,从外表上看起来,这一组合具有一切成功特征:唱片热卖、MV热播、“2003年俄罗斯最受欢迎团体”称号,以及听众爆满的巡回演出……
然而,2004年,当她们去香港巡演时,恰逢成员安妮娅怀孕,不能成行,于是,制作人火速找来顶替的成员斯薇塔拉娜,这本也无可厚非,但在所有的报道中,都是众口一词:新成员斯薇塔拉娜“容貌美丽”、“身材火辣”……但是,只字不提她的歌艺水平。
问题的关键还不在于斯薇塔拉娜唱得如何,更重要的是体现出一点:没人在乎她的歌喉,从唱片公司给她的定位、媒体的追捧、大众的欣赏,都仅仅是关注她是否有不输给安妮娅的姿色。
这就是“眼光”的问题了。美女固然令人赏心悦目,但一则,“明媚鲜妍能几时”?青春美色是短暂的奢侈品;二则,女性的美,环肥燕瘦,各具风貌,若要表现出百变女郎的万种风情,必要有相当水准的表演能力,而不是仅仅把漂亮的面庞、头发、乳房、大腿披挂整齐,供看客参观就完事。
如果不对歌艺、表演等等诸多内涵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将歌手定位、资金投入、宣传造势都集中在丰胸细腰、俏脸美臀上,不啻于仅仅以“感官刺激”吸引观众:虽强烈,却极易疲劳,歌手们昙花一现的命运成为必然——也将直接影响到唱片公司的收入。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与Michael Jackson、Madonna出道时完全不同。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们“出位”、“另类”的形象,足以震撼大众,而如今,经过“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洗礼,人们对各种花哨的形式噱头早已见怪不怪,性感、怪诞、狂躁、死亡、魔幻乃至同性恋、SM等形式,早已成为MTV中的家常便饭。如此,想要单纯靠“形式”吸引观众的视线,也越来越难。
既然“形式”已然玩尽,那么流行音乐的“内涵”,就必将是一个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虽然是各种歌手、歌曲直接面对大众,但唱片公司才是应该对流行乐坛负有重大责任的主体。因为歌手一旦签约,就是公司在运筹制作。
当下,一个歌手的成长需要接受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培养教育,这种开发新秀的工作,也需要唱片公司的资源:资金、技术、专业训练等等。
这对公司的勇气与眼光,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目前,针对“流行音乐”的系统课程,在学院派教育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几大唱片公司发掘新秀,最常见的方式是从各类歌唱比赛中挑选苗子——而这类歌唱比赛,往往在一些大城市举行,欲参加比赛者,也往往要负担相应的费用:参赛、交通、食宿等等。
这就会造成很大局限:如果一个孩子天赋超群,却连这类比赛都参加不了,只能完全听天由命——实际上,这种“偶然”、“碰巧”发掘出来的人才屡见不鲜,如宋祖英、杨丽萍、杨二车娜姆等,再比如Vitas,都是如此。
他们的故事,除了让人慨叹命运的神奇、“是金子总要闪光”、“酒香不怕巷子深”之外,也可联想到:面对茫茫人海,唱片公司们能不能像当年唐太宗的自信:“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也来上一句:“有潜力的新秀,尽在我麾下”?
恐怕这句话,即使说了也是吹牛。

曾经有人将人尽其才称为“第五种自由”,认为这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然而,要保证它的实现,需要社会中的系统工程。
这一点与足球运动中的选拔、培养机制可以对照看。中国的足球人才挑选,也有类似的特性:各俱乐部都把焦点对准几个大城市、几个足球学校,而很少注意中小城市,更别说穷乡僻壤,但是谁又能担保山沟里就飞不出金凤凰?
相对而言,欧洲足球运动的体制就完善得多,他们也是通过足球学校挑选新秀,但是网罗人才的工作之细之精令人赞叹,再加之这项运动在那里非同一般的普及程度,即使在几千人口的小镇上,也不乏足球俱乐部。才能够保证像劳尔那样,小时候买双足球鞋都费劲的孩子、像加斯科因那样,幼年时连温饱都不能满足的孩子成长为著名球星。
也惟有充足的人才储备与后续力量,才是保证这项运动——或者说这项产业,因为足球俱乐部每年也为GDP做出巨大贡献——不断地持续发展的可靠力量。

针对新秀,欧洲的足球学校的培养机制,堪称完善而系统。足可借鉴,然而,放在流行音乐界,却不可以直接照搬。
两个领域最大的区别是“延续性”的不同。
有足球运动天赋的人,除非发生重大伤病等意外,从7岁到35岁,每个时期需要安排什么样的训练、比赛、营养、保健,基本可以预计;然而,“音乐天赋”,就几乎不可预测。
因此,足球学校看到一个7岁的男孩拥有出色的爆发力、协调力等素质,可以毫不犹豫地接受他进入训练系统;而唱片公司看到一个声音出色的7岁男孩,却往往因为不知道他到变声期会是什么状态、成年以后会是什么嗓音而左右为难。

艺术人才,向来有点“可遇不可求”的味道,较之其他行当,浮躁心态尤其是这项产业的大忌。虽然“功利”二字,谁都难以免除,但过分急功近利,只能缩短歌手的演艺生涯,也是长远利益的隐患。
为了能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唱片公司在“选拔新秀”这一环节上面临巨大的挑战:不但要有舍得大量资金、技术、人力资源训练新秀的勇气,还要有伯乐相马的眼光,从年少的新秀身上看出将来发展的潜力与素质。
后者尤其难得。

草根的力量

纵观历史,可以发现,文化艺术的发展不是一条直线贯穿到底,而是充满了高低起伏、峰回路转。
在艺术的繁荣时期,会出现众多大师,但是也该看到,大师的光环之外,还有无数具有相当创作、鉴赏水准的二、三流艺术家与观众。即如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经过自中世纪之后近二百年的积淀,才托起盛期三杰。毫无疑问,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他们代表着人类艺术史上的一个至高点,但这“高点”绝非纯属意外的横空出世,就像金字塔的顶峰——不可或缺的是广博的基础与层层递进的提升。
在当代社会,要保持“流行音乐”的生命力,也必然需要大众了解、领悟音乐艺术,需要一个有相当鉴赏能力并且不断提升水准的群体,因此,也需要有人担负起教育、熏陶的工作——这一引导性的工作,学院等教育部门固然要承担,唱片公司也责无旁贷。
之所以如此说,不但因为公司们有能力有实力,更由于只有如此,方是长久之道。只管一味媚俗,无异于杀鸡取卵。目前,唱片市场的持续低迷,就是回馈给公司们的响亮耳光,如果依然不思改观,只有自取灭亡一条路。
不要以为大公司基础雄厚不会破产,这一点也不是新鲜事,市场上,被淘汰、兼并的昔日巨头数不胜数。
典型代表如英国的汽车产业。当年“日不落帝国”时期,曾经创造出多少赫赫有名的“教父”级品牌,而时至如今,各大品牌已经没有一个是英国人“独资”的——“劳斯莱斯”被宝马公司并购、“路虎”被福特公司并购、“罗孚”先被宝马公司托管,拖到2005年7月,终于宣布破产,除75、25两款轿车以及全系列发动机的知识产权被中国上海汽车集团收购外,汽车公司及发动机生产分部全部划入南京汽车集团帐下。
从风靡世界到被并购也不需要太长的时间。1995年取得全球范围第一大PC市场份额的康柏公司,2001年即被惠普公司吞并。

康柏公司虽然退出市场,但相应的技术、资金、产品等尽数转到惠普帐下,PC产业自会持续发展,不会因为某个大公司的消亡而受到影响。
流行音乐界也是一样,假如各大唱片公司都选择急功近利,一味为了短期利润制作“流行偶像”媚悦大众,而对艺术品位不管不顾,也等于将追求“艺术”与“市场”完美结合的机会拱手让人。

在市场环境中,一切都要围着“资源”运转,依靠雄厚的实力,各大唱片公司可以控制产品制作、宣传造势、举办演唱会、奖项评选等等一系列环节,在这种竞技游戏中,小制作往往被挤兑得丢盔弃甲;而观众别无选择,也就往往被牵着鼻子走而不自知。
然而,随着网络的兴起,各种信息都能够借助它迅速传播——这一特性,对那些虽有水准,却囿于种种外部因素难以与观众见面的作品来说,简直是再好不过的天赐良机。
而在观众群里,厌倦了浅薄的流行偶像,却又因为坊间难觅佳作而处于精神寂寞状态的人,也不在少数——网络同样给他们提供了寻找新作品的机会。
双方一拍即合,便形成了独特的网络文化。

由于网络传播信息的超低成本,使得这一文化从一开始就带有鲜明的“草根”特色:各种信息、各类作品完全是平等交流——网下,不管是满腹经纶的教授、位高权重的官员,还是默默无闻的小卒、四处碰壁的倒霉蛋,只要混迹网间发言发帖,各色ID一律平等。
当然,发言日久,网络上也会形成类似“社区”那样的特色:有管理员、有“大虾”、有普通群众、还有起哄的、捣乱的……但这种区别,是在网络间自主地形成,便少了很多“强奸民意”的色彩,却颇有“取舍之间,高低自现”的味道——现实生活中,有一堆“硕导”、“博导”的帽子,不见得是真学者,而网络社区中广受欢迎的“大虾”,却必有两手真本事。
在流行音乐领域,现在网络的影响还只是初见端倪,但或许可以大胆推测一句:拥有华美包装、昂贵制作、各种奖项称号一大把的,不见得是真有实力;而在网络间流行起来的音乐,特别是歌手,却必有可取之处。
那么,当这样的歌手影响力越来越强,必然对只顾捧流行偶像的唱片公司形成巨大挑战。

或许,一切都会结束,一切也即将开始——真正的艺术,总是有持久的魅力。
 

返回/Back

 

 

Home  \  About VITAS  \  VITAS tours  \  The works  \  Multimedia  \  Serial pictures  \  Guest Book  \  Fans 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