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Back

 
  从《灵魂》的演出看Vitas的演唱走向  
 

作者 :莫迪利阿尼
2005-7-22

 

本文同意转载,但希望转帖时标明出处,作者,谢谢合作!


看Vitas的现场,最大的感受是他可以保持非常好的状态,几乎从不降调,这一点很难得。因为谁都知道,演出现场与录音棚不同,特别是个人演唱会,首先不可能唱一首歌休息一阵子再唱,所以一定要学会分配体能,否则到最后会疲惫不堪,甚至不能发声;而且演唱会上也不像录音棚里能反复修改,不满意就重来,还可以通过剪辑、合成等手法来加强美感。演唱会上如果出现破音或走调现象,就完全没有弥补的机会。

从时间持续上看,一张CD至多一个来小时,差不多的演唱会就会长出一倍的时间,也大大加重歌手的负担。所以在演出的时候,一般人都会把演唱难度较高的歌曲降低一点难度,降调、缩短时间、躲高音、用录音顶替等等都是常见手腕。这些方法常被人指责为“假唱”,难登大雅之堂,却也实在难免——假唱而有好的收效,总比真唱却唱走调唱破音强。

Vitas也是人,虽说声乐水准超乎寻常,但在演出现场也会给自己留出余地,也就是说,为了保证演出效果,不能贸然唱极限的高低音,也会给一些歌曲降低难度。在《我母亲的歌》演唱会上,《灵魂》就是这样的典型个例(本文分析的现场取自Vitas在莫斯科“俄罗斯”音乐厅的演出,视频文件来自网站:http://www.vitasmp3.narod.ru):与CD收录的相比,演出现场缩短了1分钟多的时间,歌词少了整整一段;最后华丽的跳音,在CD里足足有40秒,现场则只有26秒。这可以看作是一个标志,即:Vitas对待自己声音的方法与态度。这直接决定了他艺术风格的演变与走向。

Vitas的唱法与风格

听到Vitas的歌唱,特别是直入云霄的高音,震惊之余是好奇:如此声音是如何发出的?所谓上帝恩赐、阉伶唱法等等说法都有点不着边际,归根到底,歌唱不过是运用气息震动声带从而发出各种声音的活动,而随着各人的生理特点、技巧运用等方面的不同,唱腔也就千差万别。

自打有“歌唱”艺术出现以来,各种唱法也不断涌现,名字也五花八门:美声唱法、关闭唱法、面罩唱法、约德尔唱法等等,不一而足,可谓异彩纷呈,但如果细究其发声原理,则“真声”、“假声”的分别,是最重要的一环。

“真声”就是人平时说话的声调,通过气息震动声带获得,正常的健康人都可以做到。

声带由两道薄膜构成,就像两道琴弦,周围是喉部的软骨支架,当气流由肺部呼出震动声带,又经喉腔、口腔等共鸣,加上唇齿的协调运动配合,便发出声音。“真声”,就是全部声带都震动而发出的;如果采用轻机能方式,只震动部分声带,则发出的声音便比较尖锐高亢,就是所谓“假声”。

真声假声之别,又有很多其他的名称,如中国传统戏曲里的“真嗓假嗓”、“大嗓小嗓”、“大本腔二本腔”,西方的“胸声头声”等等,其实万变不离其宗,从生理学角度看,就是声带震动的面积多少而已。

说来轻易的原理,做起来却非常困难,即以假声而论,人人都有——女孩子看见活老鼠的尖叫就是典型——但天然的假声并无表现力,有表现力的是经过训练之后,具有呼吸支持和共鸣的艺术假声,而正所谓“气为声之帅”,要使假声达到艺术境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利用“呼吸”——要把看不见摸不到的“气息”运用自如,那是何等的功夫,不言而喻矣。

共鸣,是声乐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位于声带上下的体腔有头腔、鼻腔、口腔、咽腔、胸腔等,其中真正能起到共鸣作用的是口腔与喉腔。

虽声乐学中常用“胸声”、“头声”等名词,实际上胸腔与头腔都不是共鸣腔——胸腔中被心、肺等器官填充,特别是状如海绵的肺,更能起到消音而不是共鸣的作用;头腔致密的结构,也使得它没有共鸣需要的空间,所谓“头腔共鸣”等说法不过是歌者的感觉(如哼唱时感到眉心处的震动等),事实上并不存在。此外,鼻腔内部被粘膜覆盖,因此产生的共鸣音质是发闷的,也不能用于声乐表现,所谓“鼻腔共鸣”,也如“头腔共鸣”一样,只是一个术语而已。

一般来讲,人在发高音的时候,喉咙处于抬升位置,相应地,声带震动速度快、振幅小,所以在高音时声音变得尖细,由于共鸣腔体积变小,音量也比中、低音还小。而采用美声唱法等技巧的歌手之所以能使声音在高声区依然饱满洪亮,一个重要诀窍就是令共鸣管(主要是咽腔)扩大体积以增强共鸣,所以,歌手在唱出高音时喉结部位不是抬升,而是稍向下降或者保持原位(简单点讲,就是使喉咙保持“打哈欠”的状态),这样,咽管就得以拉长、扩大体积,也会取得良好的共鸣效果。当然,喉结也不是降得越低越好,对歌手来说,每个音都有一个“最佳共鸣点”,要唱好,就需要做极其细微的探寻调整工作,寻找声带、共鸣腔的最佳配合——每首歌的每个音节都需要细细磨合,其工作量可想而知,这也就是为什么歌唱者要“曲不离口”,每天练声的缘故。

也可以说,高明的假声技巧,是演艺生涯长寿的保证,特别是以高音见长的歌手。因为发出真声时,全部声带都在震动,参与震动的声带就比用假声的时候长了很多,这样要发出高音就必须花费巨大力量送出更强劲的气息,加快声带震动的频率而获得高音——如此这般,对嗓子的损耗可想而知。再好的天生资本都经不起长期折磨,若那歌手还在频繁地出唱片、举办演唱会的话,不出几年,嗓音就会完全失去光彩。

至于Vitas的发声,由于鲜明的独特性,具体技巧恐怕只有他自己才清楚。但如果结合他平时说话的声调,可以推测,在唱高音的时候,他只震动了声带的一小部分——三分之一左右,或者还不到,加之平和稳健的气息支持与良好的共鸣技巧,便造就绕梁三日的天籁之音。

当然,这只是对他平常的高音而言,随着唱腔的拔高,如《奉献》中直甩天际的高音,则需要更加强大平稳的气息,气流量变大,冲击面积也会加大,因此就需要很大的力气更快速地震动声带——这就是所谓的“混声”:真声假声相混的音调。而且,越是高音,真声的比例越大,气力的花费、嗓子的损耗也越大。

毫无疑问,能够发出这样的声音,已经足以倾倒终生,但如果他就靠炫耀这样的技巧来吸引观众,肯定只是昙花一现而已。

所幸,他并不以为拥有不可思议的高音便拥有了一切,而是以非常理智的态度对待:《奉献》里的那种飚音只是偶一为之;《灵魂》那样的乐曲,则在现场演出时适当降低难度;给嗓音投入数百万美元的保险与坚持不懈的发声训练,足以体现他对此的重视与谨慎程度;更为可贵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歌声里少了卖弄技巧的年少轻狂,越发注重艺术表现力,删掉花哨音符的歌曲貌似平淡,却如皎皎明珠、无暇美玉,沉稳内敛而有无限光华妩媚,令人回味无穷。真应了那句古语:“是真名士自风流”。

因此,爱Vitas的听众大可以丢掉担忧,绚烂之极,乃归平淡,自古如是。只要有可持续的发展方案,他就不会仅仅是走红一时的流星。

Vitas舞台走向浅析

音乐作品总要经过演奏演唱才能传达给听众,虽然在传媒日益发达的今天,音像制品令无缘目睹现场的人也能领略作品的风采,但还是不能代替音乐会的魅力。究其原因,大约在于现场不仅有“声音”的展示,更是集视觉听觉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音乐是用来听的,与视觉本无必然关系,但是毫无疑问,当真正展示在观众面前的时候,长相俊美的歌唱者更加讨喜,而相貌平庸者,或许唱得不错,也会被讥为“对不起观众”——谁不爱看美人呢。尽管这样会造就一批凭美貌而不是歌唱混日子的“歌星”,却也是没办法的事。

因此,任何歌手的舞台风貌,都有必要给以足够的重视与解读。

古希腊神谕讲:“认识你自己”,中国也有句俗语:“人贵有自知之明”,都是说,人要认清自己并不容易,需要有足够的智慧才能做到。歌手在舞台上的表现,也无不印证了这一点,聪明的人会巧妙地扬长避短,如果一味“耍帅”,却搞得画虎不成反类犬,只能贻笑大方。

综合来看,舞台风貌主要由舞台场地、灯光布景、演出服饰以及舞蹈编排等因素组成,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是与音乐表现要协调一致。

Vitas刚出道时,歌曲音调与舞台表演都力图达到“炫目”的效果,在《哲学的思考》专辑与演唱会中,令人惊艳的音色与匪夷所思的造型都吸引了人们的强烈关注,可谓一鸣惊人。

他那个时候所做的,是使出浑身解数吸引人气,为此也用了一些包装炒作、卖弄性感等手腕——可以理解,茫茫人海中,再卓尔不群,要赢得万千宠爱也不容易,所谓“一顾倾城、再顾倾国”不过是文学夸张,背后是孜孜不倦甚至耗尽心血的付出。

但是正如要发出极高的高音会非常辛苦,也是对嗓音的“破坏性开采”一样,如此表演,最大隐患是体力与健康的透支。

即以“哲学的思考”演唱会而言,长袍、圣徒装、布满金属条的演出服等造型,都配以令行动极为不便的鞋子,当然,凭着出色的体力与平衡感,Vitas完美地完成了演出,但体力的消耗很难为享受美丽的观众察觉,无尽的劳乏疲惫都留给了自己。加上他的音乐难度非常大,演绎起来需要投入相当大的体力,如果还要长期坚持这样表演的话,多好的身体素质都不可能经受得起。

或许有人说,Michael Jackson的音乐难度也很高,现场不是也一样绚丽多彩——这是对Michael不了解的说法,Michael高难度的歌唱与舞蹈,早已超出他的体力极限,因此不得不在很多现场采用“假唱”,而事实上,舞蹈也不能保证每次都一样精彩。Michael自己就说过:“长期的世界各地旅行,加上时差的颠倒,使自己疲惫不堪,自然,巡回演出不能像电视中表演那样每场都做到最佳状态”。

前文说过,聪明人会选择最能展现自己优势的舞台,Michael也是如此,他在歌、舞不能兼得的时候选择了优先保证后者,Vitas呢?

与Michael不同,Vitas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他的歌唱;更大的不同,还在于他们成长的文化背景。相对美国而言,俄罗斯无疑有更悠久的历史与更厚重的文化积淀,而美国现代化商业文化的发达程度则要超过俄罗斯。

这都决定了Vitas在经营自己舞台形象时,首要任务是保证演唱质量,而这就需要充足的体力保证——舞蹈恰恰也需要充沛的体能。

如果不做出取舍,那后果很可能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

其实在“哲学”巡演到波罗的海各国的时候,Vitas已经明显露出疲态,或许是资料不够全,但在这期间的照片与视频中真是很少见到他容光焕发的模样,不时见到的却是黯淡的脸色、浮肿的眼圈,即使微笑也掩饰不住的憔悴……如果一直就这么折腾下去,健康都要被毁掉,还谈何歌唱?

从另一方面来讲,这时的Vitas已经是著名歌手,说是前一段的努力换得“名利双收”也许并不为过,观众既然已被折服,那么,需要追求的就是无休止的目标——音乐。

转型的需要,再与他音乐修养、人生经历等方面的结合,“我母亲的歌”演唱会上的那个Vitas应运而生。

要注意的是,舍弃了光怪陆离的舞台造型,并不意味着表现力的减弱,优秀的表演者不需要也不屑于夸张的手舞足蹈,却能把意境传达得活灵活现。Vitas的努力方向,也是如此。

“我母亲的歌”是一场需要用心体会的音乐会,不能仅仅使用眼睛与耳朵;这也是一场对观众眼光与耳朵提出挑战的音乐会,撇除了花哨的形式之后的内涵,唯有懂得鉴赏的人方能体味。如果这时候有人还抱着“听高音”或者“看时髦”的心态去看Vitas,无疑会失望,而知晓音乐并用心体会的听众,则为他的进步击节赞叹。

几年前,Vitas是一个有惊人高音的歌手,现在,他在演唱技巧方面越来越成熟:高音区更加透彻明亮,中低音区也日趋饱满圆润;舞台造型从潇洒不羁演变为深沉文雅,举手投足间透出的古典精致,却更值得细细回味——从中不难猜测他在幕后努力的方向。

Vitas又在创作他的新专辑与演唱会了,会是什么样子呢?结合从前的发展轨迹,以及能够听到的《俄罗斯岸边》等作品来看,似乎会在音乐表现与民族风情方面下更大功夫。

这个推断也不见得准确,但是可以肯定的是,Vitas不肯做一个稍纵即逝的走红歌星,也决不会糟蹋自己的天才——或许,对于爱他的人来说,有此足矣。
 

返回/Back

 

 

Home  \  About VITAS  \  VITAS tours  \  The works  \  Multimedia  \  Serial pictures  \  Guest Book  \  Fans Club